海边小屋的烛光
第一小节:梦的开始
梦里,我站在一片宁静的海岸上,浪花拍打着沙滩,像是大海在耳边轻声呢喃。微风拂面,一股淡淡的蜡烛香飘进鼻腔,让人觉得既熟悉又神秘。
转头看去,不远处有一座小木屋,灯光在窗帘后若隐若现。屋子旁边站着一个身影,手中提着一盏灯笼,正向我挥手。
是宋轶。

她穿着简单的白裙,搭配一件浅蓝色的针织外套,像是一幅海边画卷里走出来的人物。灯光映衬下,她的脸庞温柔而优雅,眼神带着几分好奇和期待。
“你怎么也在这?”我走上前,忍不住问道。
“可能是被蜡烛香吸引来的吧,”她轻笑道,“不过,这屋子很有意思,你想一起进去看看吗?”
—
第二小节:点燃的蜡烛
推开木屋的门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蜡烛香,房间里摆满了各种造型各异的烛台。桌上,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散发出温暖的橘黄色光芒,跳跃的火苗仿佛在诉说什么。
“这里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。”宋轶轻声说,目光扫过整齐的书架和墙上的旧照片。照片里有一对模糊的身影,站在同样的海岸边,笑容被时光冲刷得有些模糊不清。
“但奇怪的是,没有人啊。”我环顾四周,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,“你说,会不会是幽灵?”
宋轶笑着摇头:“别吓自己了。看这些蜡烛,像是每天都有人特意点燃。也许是为了等某个人吧。”
“等谁呢?”
“等一个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人。”她的语气忽然低了些,带着几分感慨。
—
第三小节:无人的晚餐
我们在小屋里找到了一张摆放精致的餐桌,桌上的食物新鲜得仿佛刚刚端上来,有两套餐具,却只有我们两人。
“这是准备给谁的?”我看向宋轶,感觉这个地方越发奇怪。
“可能是为我们准备的,”她微微一笑,拉开椅子坐下,“既然没人用,不如我们试试?”
我犹豫了一下,最后也跟着坐下。餐桌旁的烛光摇曳,气氛意外地温馨。她优雅地拿起餐具,仿佛真的在享受一场特别的晚餐。
“你不觉得,这屋子像是被时光遗忘了?”她问我,语气中带着些许探究的意味。
我点点头:“也许不仅是遗忘了,还封存了什么故事。”
她没再说话,只是轻轻抬头看着墙上的一幅画,那是一片和我们脚下相似的海岸,画中却多了一艘小船,船头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,像是在挥手告别。
—
第四小节:消失的身影
晚餐后,我们在屋外的沙滩上散步。月光洒在海面上,闪烁着点点银光,耳边只有海浪的声音。
“你相信这些蜡烛是在等人吗?”宋轶忽然停下,转头问我。
“我更好奇的是,这些蜡烛点了多久。”我耸耸肩,“说不定,是几百年呢。”
她莞尔一笑:“如果真是几百年,那这个人一定很重要。你愿意等一个人这么久吗?”
我被问得一愣:“这得看是谁吧。如果是你……”
话音未落,沙滩的另一头忽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。他身穿破旧的雨衣,手中提着一盏昏暗的灯笼,步履缓慢,却坚定地朝我们走来。
“是他点的蜡烛?”我惊呼。
宋轶没有回答,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人渐行渐近。
—
第五小节:烛光的意义
当那人终于走近时,我发现他面容苍老,目光却如星辰般明亮。他什么也没说,只是轻轻走进木屋,重新点燃了桌上的蜡烛,然后坐在椅子上,静静地看着火光。
“他是谁?”我低声问宋轶。
她摇了摇头,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感:“也许是屋子的主人,也许是等人的那个人。”
老人似乎听到了我们的话,抬头露出一个微笑:“蜡烛燃烧的时间,是我最珍贵的回忆。它们照亮了过去,也点亮了我的等待。”
“那您等的人,还会回来吗?”宋轶轻声问。
老人没有回答,只是把目光重新投向了摇曳的烛光。
—
第六小节:梦醒之后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脸上,我从梦中醒来。昨晚的梦依然清晰,那片海岸、小屋、蜡烛,还有宋轶的笑容,一切仿佛触手可及。
我坐起身,看着窗外的阳光,脑海里回荡着宋轶在梦里说的话:“等一个人,也许不是为了见到,而是为了不忘记。”
虽然知道那只是一场梦,我还是忍不住拿起笔,记下这个故事。或许,现实中并没有永远等待的蜡烛,也没有海边的小屋,但梦里的那份温暖和意义,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珍惜当下。
窗外的阳光渐渐明亮,我笑了笑,轻声自语:“也许有一天,我也会等一个人。哪怕是点上一支蜡烛,也值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