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字塔里的“光明磊落”学术研讨会
昨晚睡觉,我枕着一卷《古埃及文化探秘》睡着了,一睁眼竟然发现自己身处埃及沙漠深处,一座宏伟的金字塔在夕阳下熠熠生辉。还没来得及惊叹,身旁突然传来一阵熟悉而温柔的声音:
“这就是胡夫金字塔,公元前2580年的杰作。”

我扭头一看,宋轶!没错,就是那个宋轶!她身穿一套考古探险装,卡其色衬衫扎进牛仔裤,腰间还挂着一个小刷子。头发高高束起,几缕碎发被金字塔外的热风撩起,宛若埃及艳后在世。
“你怎么也在这?”我问。
她笑了笑,“我负责讲解,你负责挖土,团队分工明确。”
我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,就被她拉进了金字塔内部。幽深的甬道内,微弱的手电筒光束照在墙壁上,那些晦涩的象形文字让我头皮发麻。宋轶轻松地翻译着这些“天书”,仿佛在读一份咖啡菜单。
突然,我们来到一个密室,墙上竟然刻着一幅画,图中一个古埃及人端坐在石椅上,面前的秤盘上,一只羽毛和一颗心脏正在较量。宋轶停下脚步,转头对我说:
“看,这幅画讲的是古埃及的审判仪式——心脏的重量必须和羽毛一样轻,才能证明一个人光明磊落(guāng míng lěi luò)。‘光明磊落’,你知道它的意思吧?”
我尴尬地咳嗽了一声,“那当然知道,不就是真诚坦荡嘛……”
她狡黠地一笑,“那你知道它的来源吗?”
我摇了摇头。她继续道:“‘光明’指的是明亮、正大;‘磊’和‘落’呢,都和石头有关。古人常用石头比喻正直。成语的意思是,做人要像太阳一样光明,像石头一样坚定。”
看着她闪闪发光的眼睛,我的心突然跟那个秤盘上的羽毛一样轻,忍不住感慨:“如果世界上有‘光明磊落’的代言人,那一定是你。”
她莞尔一笑,“油嘴滑舌,不像考古的料。”
就在我们说笑间,一阵细微的沙尘从天花板上落下,似乎触发了什么机关。地面缓缓升起,露出一块嵌满宝石的石板。宋轶迅速蹲下,用她的小刷子将石板上的尘土清理干净。
“看,这是一段铭文。”她用手电筒仔细照了照,然后激动地抬头看着我,“这竟然记载了一则古埃及的哲学思想——‘做人贵在磊落’!”
“又是‘磊落’?”我惊讶道。
“没错,这说明正直和坦荡的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。”她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地解析着,而我却无法专注听讲,只顾盯着她那认真的表情。
金字塔内幽暗的光线映衬着她的面容,那是一种介于智慧与美丽之间的光辉。我突然有些庆幸,这个梦比现实还要真实,连宋轶讲解成语都如此迷人。
最终,我们破解了石板的密码,发现了一个小型墓室,里面藏着一只雕工精美的黄金羽毛。她将羽毛递给我,眼神坚定地说:“带着它,记得提醒自己,要光明磊落地面对生活。”
就在这时,一道强光刺进我的眼睛,我一下子睁开了——原来是早晨的太阳透过窗帘照在我的脸上。我怅然若失地望着天花板,想再抓住梦里的那份温暖。可惜,金字塔没了,宋轶也没了,只剩下我床头摊开的书和一片孤独的阳光。
不过,梦里的那句“做人贵在磊落”却萦绕心头。我默默在书的扉页上写下:光明磊落,心比羽轻。
这或许是我梦见宋轶的意义吧——不光是陪我去冒险,更是教我做一个值得被冒险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