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、火星的暴风雨
我是在火星的第三个梦里遇见宋轶的。
梦开始时,天空正是火星一贯的模样:锈红的云朵静静地漂浮,风轻得像一片羽毛,脚下的沙地发出一种深远的沉默。可不知从哪一刻起,天色骤变,风嘶吼着在无边的平原上肆虐,红沙漫天飞舞,如同一场无声的狂啸。
火星,下起了暴风雨。
暴风雨不是水,而是细腻的铁尘。它们像无数锋利的针,从天际俯冲而下。我慌不择路地奔跑,试图找到一处避难所。然而,当我终于踉踉跄跄地推开一扇沉重的大门,才发现自己站在了一座奇异的建筑中——马斯克图书馆。

第二节、马斯克图书馆的她
图书馆的灯光温柔,像黎明的曙光洒在无垠的书架之间。这里的书架设计得极为高耸,仿佛是火星本身竖起的一道道红岩峭壁。走进图书馆的瞬间,暴风雨的怒吼被隔绝,只剩下心跳声清晰可闻。
就在这时,我看到了她:宋轶。
宋轶穿着一身简洁优雅的白衣,坐在一个长长的橙色沙发上。她的眉眼柔和,手中正翻阅一本厚厚的书,书页的光泽映照在她清秀的脸庞上,仿佛她天生属于这里——一位时光的读者。
“嗨!”我脱口而出,又立刻后悔自己冒失的开场。
她抬起头,眼神里藏着一丝好奇。
“你也来避雨?”她轻声问道,语气柔和如流水,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优雅从容。
我点点头,不知道该如何接话,于是只能傻傻地问:“你在看什么?”
她合上书,指了指封面:《火星文明与地球的未来》。
—
第三节、成语:如饮甘露
“我其实一直很好奇一个问题,”我开口,试图掩饰自己对她的崇拜,“成语‘如饮甘露’,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”
宋轶愣了一下,随即莞尔一笑:“你不知道?”
“嗯,”我挠挠头,“以前只觉得是个听起来很美的词,但不明白它的真正意思。”
她看着我,像是看着一个闯入她世界的外星人,然后轻轻放下书,说:“那我来告诉你吧。”
她的声音轻柔而清晰,带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。
“‘如饮甘露’,原本是佛教用语,意思是喝到最甘甜的露水,形容一种舒适而清新的感受。”她微微停顿了一下,像是在思索,“但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精神上的满足,比如,你遇到了让你豁然开朗的事物,就像干渴的人喝到了甘甜的露水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啊……”我恍然大悟,又忍不住问,“那你觉得什么事会让你有‘如饮甘露’的感觉呢?”
宋轶抬起头,目光越过我,看向窗外那场诡异的火星暴风雨。她沉吟片刻,说:“或许就是像现在这样,和一个人谈谈成语、聊聊书,短暂地忘记外面的喧嚣吧。”
她回头望向我,眼神里带着一抹笑意。我忽然有些脸红,慌忙低下头:“那……我应该也算……‘如饮甘露’了吧?”
她没有回答,倒是轻轻笑了一声,声音像火星的一抹微风。
—
第四节、暴风雨后
我们在马斯克图书馆里度过了一个没有时间感的下午。她讲着书中的内容,我听得入迷,不时冒出些拙劣的问题,而她则始终耐心地为我解答。
等到风暴平息,天际再次露出火星的微弱阳光时,她合上书,轻声说道:“好了,该走了。”
“还会再见吗?”我不由自主地问出口。
宋轶站在书架间,背影优雅,她微微侧过脸,留下一句:“也许吧,只要你愿意继续做梦。”
下一秒,我惊醒在出租屋的小床上,桌上的台灯闪着昏暗的光,书桌上堆满了没吃完的泡面碗。梦里的图书馆、宋轶、成语“如饮甘露”,一切都不复存在,只有心口还残存着一丝甘甜的余韵。
我望着窗外的夜色,默默地想,也许,下次我还会梦见她。